惨遭外资团灭20年后,国产老汽水集体回归
华声社
有思想的新闻
◎关注华声社并"设为星标"
北冰洋、天府可乐、“二厂”汽水、冰峰……这些曾被国际饮料巨头打入谷底的中国地方老汽水,正重新与国际饮料企业展开竞争,它们的前景如何?
北冰洋饮料生产车间。 图/IC
文 |《财经》记者 马霖
童年是永远都回不去的记忆,但有些童年的回忆却可以重现。刚过去的“双十一”里,很多70后、80后们在浏览推荐饮料榜时发现了“汉口二厂”、北冰洋、天府可乐等一个个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名字。
这些在“洋气水”打压下消失或沉寂于市场20多年的中国老汽水,如今正以全新的面貌集体回归。
20世纪80年代前后,许多中国城市都有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支撑了国民饮料消费的老汽水。这些老汽水成了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城市标签。但是,随着90年代国际饮料公司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强势扩张,这些老汽水的故事大多戛然而止。它们中的大多数在与两家可乐巨头合资后被迫停止了自有品牌的生产,独立活下来的老汽水生存空间也被大大压缩。
如今时过境迁,曾一度被外资汽水“消灭”的中国地方老汽水不仅卷土重来,还用新产品、新玩法重新与国际饮料企业展开竞争。
兴亡过手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饮料市场一直是老汽水的天下。这些老汽水大多并不觊觎全国市场,而是独霸一方。除了北京北冰洋、武汉二厂滨江汽水、西安冰峰之外,天津山海关、广州亚洲沙示、沈阳八王寺等众多品牌都在中国的老汽水地图上留下了印记。
野心更大的天府可乐是一个例外。在20世纪80年代,天府可乐是中国饮料公司里唯一冠名“中国”,而非城市名的企业,许多中国消费者喝的第一瓶可乐不是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而是天府可乐。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形式急转直下。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老汽水在几年时间内几乎消失殆尽。它们的“死因”大多如出一辙: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中的一家合资,然后被迫停止生产自有品牌,沦为对方的装瓶厂。
外资饮料公司要在中国发展,必须与中国公司合资建厂,而企业和政府也希望借助外资实力,提升中国饮料工业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冰洋、武汉国营饮料二厂、天府可乐、山海关、八王寺、亚洲汽水等饮料厂纷纷与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成立合资公司,例如北冰洋与百事可乐成立了百事-北冰洋饮料有限公司。
但在成立合资公司之初,国际饮料公司并未表达出它们的真实意图,这也为地方老汽水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失去的20年
外资饮料巨头的真实意图在成立合资公司后的两三年才逐渐体现出来,几位采访对象表示,国际品牌真正觊觎的是地方汽水在中国市场比较稳固的渠道和市场。对于本土品牌,它们采取的则是“束之高阁”的策略。
北冰洋所属一轻食品公司办公室主任马月告诉《财经》记者,当时外资饮料公司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虽然设置了合资公司,但产能几乎全都用于洋品牌的装瓶业务,并没有设置或增加中国品牌的生产线。
饮料是快消品,动销至关重要,没有动销就没有周转,时间久了市场不再记得一款产品,产品自然会消失掉,这也是大部分地方老汽水后来的故事轨迹。在国际品牌的强势碾压下,地方老汽水毫无还手之力,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以后,许多著名的国产老汽水停产、退出市场,碳酸饮料市场基本交给了国际巨头。
冰峰是国产老汽水中的一个特例,它未曾被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吞噬”掉,一直在生产销售。冰峰营销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上世纪90年代,百事可乐曾向冰峰提出过合作意向,但公司坚持独立运作,后来冰峰成为了百事可乐西安分公司的股东,挺过了一劫。
中国老汽水重生
2011年,北京市民惊喜地发现消失多年的“北冰洋”汽水又回来了,而且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味道。很快,新生的北冰洋就成了人们宵夜吃烧烤的“标配”。
北冰洋重生的背后,是本土企业多年努力的结果。为了让这个老品牌回归市场,2007年,一轻食品与百事可乐开始了长达一年的谈判。由于合资合同并不规范,中国公司和国际饮料公司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分歧。
“北冰洋认为百事可乐没有遵守约定,没有按照收购计划和合同要求将北冰洋品牌做大,而是采用了一种极端方式,将北冰洋雪藏了。这是主要矛盾点。”马月说。
最终的谈判结果是:北冰洋没有花一分钱,拿回了品牌,但考虑到重出市场的确会与百事可乐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北冰洋承诺4年内不生产任何产品,直到2011年11月才开始重新生产销售。
2008年,天府可乐也开始向百事可乐追讨品牌,2010年底取得配方所有权,2013年商标权回归天府可乐名下。同一时期,与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合资的八王寺、崂山可乐、山海关、亚洲汽水等也重新回到原公司手里。
代表了武汉的“二厂”老汽水,则走了另一条重生之路。与可口可乐合资的国营武汉饮料二厂消失后再也没有复活,曾经的“滨江”牌汽水彻底成为历史。但是,一群喜欢喝饮料的80后注册了“二厂”商标,以做新品牌“汉口二厂”的方式,复活了消费者对武汉地方老汽水的记忆。
重出江湖的挑战
目前北冰洋在做的一部分工作是复兴老产品,一部分是做创新。曾经那款最经典的桔味汽水,北冰洋的老师傅为它调整了多次配方和口味,它不再像过去那么浓烈,用新技术还原了水果沉淀物的状态。
经过几年蛰伏和学习,北冰洋这样发展较好的老汽水,已经有了与外资掰掰手腕的能力和信心。2019年1月至10月,北冰洋所属一轻食品的饮料、冷熟食、面包、糖果业务共赚得13亿-15亿元营收,其中北冰洋的贡献预计为60%。
年轻的汉口二厂是新媒体内容营销做得最有趣的汽水,它和美食、消费领域各个公众号合作,出现在音乐节上,与潮牌做跨界营销,持续与年轻人沟通汽水的消费场景。
目前全球和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依然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家国际巨头主导,欧睿国际数据显示,“两乐”占据国际碳酸饮料近70%的市场,在中国则占据了95%的市场。对于复活的老汽水品牌来说,“活下去”仍是最大的挑战。未来三五年,大品牌纷纷觉醒,卷土重来,国民老汽水等小品牌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特优势,值得关注。
◎关注华声社并"设为星标"
北冰洋饮料生产车间。 图/IC
文 |《财经》记者 马霖
童年是永远都回不去的记忆,但有些童年的回忆却可以重现。刚过去的“双十一”里,很多70后、80后们在浏览推荐饮料榜时发现了“汉口二厂”、北冰洋、天府可乐等一个个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名字。
这些在“洋气水”打压下消失或沉寂于市场20多年的中国老汽水,如今正以全新的面貌集体回归。
20世纪80年代前后,许多中国城市都有一个在计划经济时代支撑了国民饮料消费的老汽水。这些老汽水成了整整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城市标签。但是,随着90年代国际饮料公司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强势扩张,这些老汽水的故事大多戛然而止。它们中的大多数在与两家可乐巨头合资后被迫停止了自有品牌的生产,独立活下来的老汽水生存空间也被大大压缩。
如今时过境迁,曾一度被外资汽水“消灭”的中国地方老汽水不仅卷土重来,还用新产品、新玩法重新与国际饮料企业展开竞争。
兴亡过手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饮料市场一直是老汽水的天下。这些老汽水大多并不觊觎全国市场,而是独霸一方。除了北京北冰洋、武汉二厂滨江汽水、西安冰峰之外,天津山海关、广州亚洲沙示、沈阳八王寺等众多品牌都在中国的老汽水地图上留下了印记。
野心更大的天府可乐是一个例外。在20世纪80年代,天府可乐是中国饮料公司里唯一冠名“中国”,而非城市名的企业,许多中国消费者喝的第一瓶可乐不是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而是天府可乐。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形式急转直下。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老汽水在几年时间内几乎消失殆尽。它们的“死因”大多如出一辙: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中的一家合资,然后被迫停止生产自有品牌,沦为对方的装瓶厂。
外资饮料公司要在中国发展,必须与中国公司合资建厂,而企业和政府也希望借助外资实力,提升中国饮料工业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冰洋、武汉国营饮料二厂、天府可乐、山海关、八王寺、亚洲汽水等饮料厂纷纷与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成立合资公司,例如北冰洋与百事可乐成立了百事-北冰洋饮料有限公司。
但在成立合资公司之初,国际饮料公司并未表达出它们的真实意图,这也为地方老汽水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失去的20年
外资饮料巨头的真实意图在成立合资公司后的两三年才逐渐体现出来,几位采访对象表示,国际品牌真正觊觎的是地方汽水在中国市场比较稳固的渠道和市场。对于本土品牌,它们采取的则是“束之高阁”的策略。
北冰洋所属一轻食品公司办公室主任马月告诉《财经》记者,当时外资饮料公司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虽然设置了合资公司,但产能几乎全都用于洋品牌的装瓶业务,并没有设置或增加中国品牌的生产线。
饮料是快消品,动销至关重要,没有动销就没有周转,时间久了市场不再记得一款产品,产品自然会消失掉,这也是大部分地方老汽水后来的故事轨迹。在国际品牌的强势碾压下,地方老汽水毫无还手之力,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以后,许多著名的国产老汽水停产、退出市场,碳酸饮料市场基本交给了国际巨头。
冰峰是国产老汽水中的一个特例,它未曾被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吞噬”掉,一直在生产销售。冰峰营销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上世纪90年代,百事可乐曾向冰峰提出过合作意向,但公司坚持独立运作,后来冰峰成为了百事可乐西安分公司的股东,挺过了一劫。
中国老汽水重生
2011年,北京市民惊喜地发现消失多年的“北冰洋”汽水又回来了,而且还是记忆中的那个味道。很快,新生的北冰洋就成了人们宵夜吃烧烤的“标配”。
北冰洋重生的背后,是本土企业多年努力的结果。为了让这个老品牌回归市场,2007年,一轻食品与百事可乐开始了长达一年的谈判。由于合资合同并不规范,中国公司和国际饮料公司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分歧。
“北冰洋认为百事可乐没有遵守约定,没有按照收购计划和合同要求将北冰洋品牌做大,而是采用了一种极端方式,将北冰洋雪藏了。这是主要矛盾点。”马月说。
最终的谈判结果是:北冰洋没有花一分钱,拿回了品牌,但考虑到重出市场的确会与百事可乐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北冰洋承诺4年内不生产任何产品,直到2011年11月才开始重新生产销售。
2008年,天府可乐也开始向百事可乐追讨品牌,2010年底取得配方所有权,2013年商标权回归天府可乐名下。同一时期,与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合资的八王寺、崂山可乐、山海关、亚洲汽水等也重新回到原公司手里。
代表了武汉的“二厂”老汽水,则走了另一条重生之路。与可口可乐合资的国营武汉饮料二厂消失后再也没有复活,曾经的“滨江”牌汽水彻底成为历史。但是,一群喜欢喝饮料的80后注册了“二厂”商标,以做新品牌“汉口二厂”的方式,复活了消费者对武汉地方老汽水的记忆。
重出江湖的挑战
目前北冰洋在做的一部分工作是复兴老产品,一部分是做创新。曾经那款最经典的桔味汽水,北冰洋的老师傅为它调整了多次配方和口味,它不再像过去那么浓烈,用新技术还原了水果沉淀物的状态。
经过几年蛰伏和学习,北冰洋这样发展较好的老汽水,已经有了与外资掰掰手腕的能力和信心。2019年1月至10月,北冰洋所属一轻食品的饮料、冷熟食、面包、糖果业务共赚得13亿-15亿元营收,其中北冰洋的贡献预计为60%。
年轻的汉口二厂是新媒体内容营销做得最有趣的汽水,它和美食、消费领域各个公众号合作,出现在音乐节上,与潮牌做跨界营销,持续与年轻人沟通汽水的消费场景。
目前全球和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依然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家国际巨头主导,欧睿国际数据显示,“两乐”占据国际碳酸饮料近70%的市场,在中国则占据了95%的市场。对于复活的老汽水品牌来说,“活下去”仍是最大的挑战。未来三五年,大品牌纷纷觉醒,卷土重来,国民老汽水等小品牌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特优势,值得关注。
您阅读此文时间
·
文末点个【在看】吧!
长按图片关注“华声社”↓↓ 有思想的新闻
关注华声社
有思想的新闻
关注华声社
(点击以上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以泪洗面乐队”专辑
(二)
30年之前,出生在德意志的音乐家Tilo Wolff组建了Lacrimosa,通译为“安魂弥撒乐队”,在国内更多的被称作“以泪洗面乐队”。男主唱兼键盘手Tilo Wolff音乐天赋惊人,作为以泪洗面的灵魂人物,多年以来几乎包办了乐队全部词曲创作以及管弦乐、唱诗班编曲。
1994年,另一位音乐家——女主唱兼键盘手Anne Nurmi加入乐队,黑暗的传奇就此拉开了帷幕。
作为哥特音乐的重要复兴者、哥特金属当之无愧的先驱,Lacrimosa彻底振兴了唯美、黑暗的欧洲哥特音乐文化,启发了无数后来者和音乐家将纯正的古典音乐元素融入前卫的金属乐,对暗潮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泪洗面乐队”音乐制作精良,气势恢宏,需要发烧级器材才能淋漓尽致欣赏。唱的少,大段大段的震撼solo,对于不喜欢哥特“鬼哭狼嚎”唱腔的人来讲,可以忽略人声歌唱,体味solo之美。
2015北京演出视频集锦
Lacrimosa - Copycat
(提示:点击视窗右下箭头横屏观看更舒适)
(完)
更多文章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历史性巨变: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
●83《射雕》为何动听又诡异【附翁美玲绝版翻唱】|深度乐理分析
读者投稿:jnfilms@163.com